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📝 i-Ship 智能船级符号

用于表征船舶智能化功能,No、R1、I、M、H、E 分别代表以下含义:
  • No(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标志):具备此符号的船舶,在开阔水域航行时,能借助自身搭载的感知设备,如雷达、声呐、摄像头等,实时获取航行环境信息,包括周围船只位置、障碍物分布、水文气象状况等。船舶系统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,进而自主规划航行路径、做出避碰决策并实现自动驾驶,减少对船员手动操作的依赖 。例如 “同济” 号和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科研实训船,在开阔水域航行时可切换至自主航行系统,依据风险程度自动避碰、航行。
  • R1(远程控制操作标志):代表船舶支持在有船员的情况下进行远程控制。船舶配备专门的通信网络、传感器以及控制算法,使得岸基人员能通过远程操作终端,对船舶的航行、设备运行等进行实时控制。以 “同济” 号为例,它可以通过传感器、通信网络以及人工算法,实现船岸之间的高效信息交互和精准控制,岸基人员能远程操作船舶完成部分任务。
  • I(智能集成平台标志):意味着船舶配置了智能集成平台,该平台如同船舶的 “智慧大脑”。它将船舶上各类智能系统和设备进行整合,实现数据的集中收集、处理、分析以及共享。通过这个平台,不同功能模块得以协同工作,如智能航行系统、智能机舱系统、智能能效管理系统等,提升船舶整体的智能化水平与运营管理效率,使船舶各部分能更高效地配合,优化船舶的运行状态。
  • M(智能机舱功能标志):拥有此符号的船舶,其机舱具备智能化功能。机舱内的设备,像发动机、发电机、泵等,都配备了大量传感器,用于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,如温度、压力、转速等。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,对设备故障进行预警,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通知船员维护。还能实现对机舱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运行,比如自动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以适应不同工况,减少人工干预,提高机舱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  • H(智能船体功能标志):表示船舶的船体结构配备了智能监测系统。在船体关键部位,如船壳、甲板、舱壁等,安装有传感器,用于监测船体的应力、变形、腐蚀等情况。这些数据能实时反馈给船舶管理系统,帮助船员及时了解船体的健康状况,提前发现结构安全隐患,合理安排维护保养计划,保障船舶的结构强度和航行安全。
  • E(智能能效管理标志):说明船舶具备智能能效管理功能。船舶通过安装在动力系统、推进系统等位置的传感器,实时采集能耗数据,结合航行速度、载重、气象等信息,运用算法进行分析。进而对船舶的动力系统、航行速度等进行优化调整,例如在保证航行需求的前提下,合理调节发动机功率,或者根据航线情况规划最佳航速,以达到降低能耗、提高燃油利用率的目的,减少运营成本和环境污染。

🤗其他船舶信息

除了 “同济” 号外,取得中国船级社四个智能符号的智能船舶还有 “惠智海” 轮、“青港拖 1”、“厦港拖 30” 和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科研实训船等。
船舶名称
取得的智能船级符号
对应智能功能
未取得的符号
核心特点与用途
“惠智海” 轮
i-Ship (N, M, E, I)
N:智能航行(港口 / 近岸水域辅助避碰、航线优化); M:智能机舱(设备状态监测、故障预警); E:智能能效(动力系统优化、降低能耗); I:智能集成平台(数据集中处理与系统协同)
R1、No
21 万吨散货船,国内首个获 4 个智能符号的散货船,主打绿色节能与运营效率提升。
“青港拖 1”
i-Ship (N, M, E, I)
; N:智能航行(港内作业路径规划、精准定位); M:智能机舱(设备自动化运行、无人值守); E:智能能效(油电混合动力优化、低排放); I:智能集成平台(拖船作业数据联动)
R1、No
国内首艘油电混合智能化全回转拖船,适配港口高频次拖带作业,附加 AUT-0(无人机舱)标志。
“厦港拖 30”
i-Ship (N, M, E, I)
N:智能航行(港内复杂水域避碰); M:智能机舱(设备健康管理); E:智能能效(串联式混合动力能源分配优化); I:智能集成平台(港作任务协同控制)
R1、No
国内首艘绿色智能串联式混合动力港作拖船,聚焦港口作业安全与能效优化。
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科研实训船(N1147)
i-Ship (No, R1, I, M, H, E)
No:开阔水域自主航行(自主避碰、全路径规划); R1:远程控制(岸基实时操控); I:智能集成平台(数字孪生与科研数据整合); M:智能机舱(设备预测性维护); H:智能船体(结构应力、腐蚀监测); E:智能能效(多动力模式能耗测试与优化)
全球首艘综合型自主航行科研实训船,用于智能船舶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,智能化程度世界领先。
“同济” 号
i-Ship (R1, No, E, I)
R1:远程控制(岸基遥控科考作业); No:开阔水域自主航行(长距离科考航线自主行驶); E:智能能效(混合动力 + 锂电池组,能耗降 8%); I:智能集成平台(科考设备与航行系统协同)
M、H
2000 吨级智能科考船,国内首个获 4 个智能符号的科考船,具备 “海上校区” 功能,支持多领域海洋科研。

船舶具体参数整理

(部分船舶网络无公开参数信息)

同济号

基本参数

  • 总长:81.5 米
  • 型宽:15 米
  • 型深:6.9 米
  • 设计航速:15 节
  • 续航力:8000 海里
  • 载员:45 人
  • 自持力:35 天
  • 适用航区:无限航区(冰区除外)

动力与能效

  • 推进系统:国产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
  • 动力配置:直流母排 + 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混合动力系统(锂电池组可实现削峰填谷及能量回收)
  • 能耗表现:较同类科考船降低约 8%

惠智海轮

基本参数

  • 类型:21 万吨系列散货船
  • 尺度:总长 299.95 米,型宽 50 米,型深 25 米
  • 性能:设计航速 14.5 节,由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

青港拖 1

基本参数

  • 类型:油电混合智能化全回转拖船
  • 建造:江苏省镇江船厂为青岛港建造,我国首艘该类型拖船

厦港拖 30

基本参数

  • 类型:绿色智能串联式混合动力港作拖船
  • 定位:国内首艘该类型拖船,服务于港口作业

大连海事大学——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 N1147

基本参数

  • 类型:智能科研实训船
  • 尺度:船长 69.83 米,宽 10.9 米,排水量 1430 吨
  • 性能:服务航速 17.5 节,搭载 2 台 1500 千瓦全电力吊舱推进系统,3 台 1520 千瓦柴电机组,可容纳 50 人,四级海况正常作业,六级海况安全返航。
工驭集 | 读书期间的免费资源——GitHub教育版(GitHub Education)知海拾贝 | 精读Ocean Engineering系列 | 基于优化模型和数据驱动方法的船舶能效策略
Loading...